3月份,国内废钢价格震荡下跌。废钢价格何以下跌,后续废钢价格走势又将怎样,成为目前钢铁业关注的热门话题。
废钢价格整体下跌
今年第1季度,福建地区废钢市场价格在低位运行,废钢价格均值为2141元/吨,同比下降431元/吨,降幅为16.75%。今年初以来,天津地区废钢价格在2370元/吨~2260元/吨。进入3月份,废钢价格由2300元/吨下降到2260元/吨,随后回升到2290元/吨,总体呈现下行趋势,价格同比下降400元/吨,降幅为57.14%。
3月17日—3月21日,河北唐山地区重型废钢价格为2280元/吨,较前一周价格下调40元/吨;天津地区重型废钢价格为2250元/吨,较前一周下调40元/吨;北京地区重型废钢价格为2230元/吨,较前一周下调20元/吨。3月28日,江苏地区废钢价格为2000元/吨,较上月末下跌60元/吨。
3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,废钢市场“跌声依旧”。3月31日,河北唐山地区重型废钢报价为2260元/吨,较上个交易日下跌20元/吨;华北、东北地区废钢价格震荡下跌30元/吨~50元/吨;全国16家钢厂下调废钢采购价。
供大于求是降价主因
业内人士表示,今年废钢市场“旺季不旺”、价格下跌是“供强需弱”、供需矛盾加剧所致。
今年初以来,钢铁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,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,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,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上升,“外部压力与国内内卷”双重夹击。2025年开局不佳,国内钢企深陷“减产亏损”困局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月—2月份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1444.2亿元,同比下降8.5%;营业成本为11029.9亿元,同比下降9.9%;亏损15.5亿元。
钢厂亏损减产,废钢消耗减少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月—2月份,我国粗钢产量为16630万吨,同比下降1.5%;生铁产量为14075万吨,同比下降0.5%。
中钢协数据显示,3月上旬,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日产钢213.2万吨,环比下降5.6%;平均日产生铁188.8万吨,环比下降5%;平均日产钢材200.7万吨,环比下降12.8%。
面对亏损,钢厂注重降低生产成本,以求减少亏损。而在使用铁水冶炼较废钢性价比更高情形下,钢厂更倾向于使用铁水,导致废钢需求强度减弱,致使废钢价格震荡下行。可见,钢厂亏损减产,废钢需求强度明显减弱,是废钢价格下跌的一大原因。
同样,“供给强”,亦导致废钢价格下跌。有关专家表示,近几年,在区块链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普遍应用,废旧金属回收体系完善、拆解技术进步及政策利好等影响下,我国废钢产业得以快速发展,向标准化、集约化、规范化迈进。此外,跨区域、跨国界的废钢资源流动与合作机制亦逐渐加强,形成更加完善的全球废钢资源供应链。因而,废钢市场可供资源不断增加,废钢储备量充足。
相关数据显示,到2025年,我国钢铁蓄积量将达到120亿吨,废钢资源年产出量将达到2.7亿吨~3亿吨;2030年,我国钢铁蓄积量将达到132亿吨,废钢资源年产出量将达到3.2亿吨~3.5亿吨。
同时,“两新”政策效应显现,致使废钢资源大幅增加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2个月,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,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。家电以旧换新申请量超过2000万台,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达1537亿元,同比增长10.9%。自去年“两新”政策实施以来,我国已累计增设1.2万余个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;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50.1%,其中2月份同比大增188.2%;废钢回收利用量达到3700万吨。
废钢市场供给强劲,有数据显示,截至3月20日,废钢铁320家样本钢企月均到货量为59.32万吨,环比增加48.63%,同比增加15.90%。3月份,废钢供给扩张,废钢市场呈“供给强”态势。
预计4月份废钢价格环比小幅下跌
“银四”伊始,废钢市场仍显疲软,不见起色,价格继续震荡下行。4月1日,张家港地区重型废钢报价为2150元/吨,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0元/吨;首钢长钢废钢价格整体下调20元/吨;六安钢铁废钢价格下调20元/吨。当天,全国45个主要市场废钢平均价为2117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价格下跌8元/吨。
4月1日,全国废钢价格以跌为主,多地钢厂采购价格下调10元/吨~30元/吨。由于需求偏弱,市场疲软,而钢厂处于盈亏边缘,加之废钢价格高于铁水,钢厂使用废钢积极性不高,基本按需采购,且压价意愿较强。
业内人士预测,未来,废钢市场整体趋势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,价格呈现区域涨跌互现态势。4月上旬,受低库存支撑,废钢价格可能小幅反弹;4月中下旬,若成材需求不及预期,废钢市场或再度承压,预计4月份废钢价格将在2100元/吨~2250元/吨区间波动,较3月份下跌1.5%~3%。下半年,政策红利或将催生废钢价格反弹行情。
业内人士表示,经营者需要关注影响废钢市场行情的三方面因素。
一是供需矛盾,当前,全国钢厂废钢库存已连续8周下降,库存周转天数维持在8天左右,库存低位对价格有一定支撑。然而,钢厂利润偏低,电炉厂平均利润为-96元/吨,成材需求疲软,导致库存补充行为谨慎,难以拉动价格大幅上涨。此外,废钢社会库存保持低位,加工基地利润微薄,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。
二是成本因素,废钢与铁水成本价差接近,长流程钢厂使用废钢意愿较弱。若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下跌,废钢需求可能被压缩。
三是政策影响,“双碳”背景下,电炉炼钢比例提升,长期利好废钢需求,但短期落地效果有限。(记者 包斯文)
转自:中国冶金报